六尺巷诗的原文和典故
时间:2024-04-29 23:38:34 栏目:站长资讯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都会的西南一隅,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巷道两头立石牌楼,牌楼上刻着“谦逊”二字。本文整理了六尺巷诗,迎接阅读。
六尺巷原诗
千里家信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昔时秦始皇。
典故
春秋战国时间起止时间,本文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春秋战国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前来阅读。,春秋战国时间起止时间是什么
"六尺巷"的典故之以是成为一段历史美谈,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收支使用。厥后吴家要建新居,想占这条路,张家人差异意。双方争执不下,将讼事打到当地县衙。县官思量到两家人都是王谢望族,不敢容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头解决。张英看了信后,以为应该忍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昔时秦始皇。家人阅罢,明了其中寄义,自动让出三尺旷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自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张英简介
张英(1638—1708),字敦复,又字梦敦,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桐城县人。清朝大臣,名相张廷玉之父。
康熙六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先后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
康熙四十七年,卒,谥号文端。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内容均来源于网络,请自行鉴定真假
2、如有侵权,违法,恶意广告,虚假欺骗行为等
以上问题联系站长删除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