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目录: 200 个;
  • 标签: 10638 个;
  • 资讯: 13827 篇;(待审:221 篇);
  • 网站: 12813 个 (待审:4529个);
  • 评论: 8 个 (待审:1 个) ;
  • 今日审核: 0 个 (待审:1 个) ;

商鞅立木的原文及其翻译

时间:2024-04-29 23:37:54 栏目:站长资讯

商鞅立木的原文及其翻译

  

  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民信之,卒下令。

  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民信之,卒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未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罪。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能施刑。刑其傅令郎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的区别,骇人听闻:意思是使人听了某事后感到很惊讶,恐惧。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人听闻指实际存在,但让人不敢相信的事。耸人听闻:指实际没有,被捏造出来的事,是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的区别

  战国七雄中,秦国在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但自从秦孝公即位后,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他重用卫国人商鞅变法强国,使秦国一跃成为七国之中最强者。

  因为,商鞅是卫国人,从卫国跑到秦国,是客卿(战国时贵族只有长子继承家产,在家守业,次子长大后,就四处找工作)。根基不深,没有威望,怕百姓不信。商鞅在变法前,深知推行新法的困难,为了让老百姓相信自己,他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命人在京城南门立了一根三米长的木杆,,发布公告,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黄金。商鞅想了一个小主意。特意在南门,树了根木头,出了个告示,谁能把木头扛到北门,赏金10两。看热闹的人不少,说啥的都有,可是没有谁出手,这样下去,怎么办?商鞅就把赏金加到五十两。这时,有个胆子大的人说,我扛去。来了个吃螃蟹的人。那人完成后,商鞅立刻,赏金五十两。围在一旁的好多人,这叫后悔哦!

  这一举动引来了许多老百姓,他们围在一起议论纷纷。其中一个人说:“这根木杆谁都扛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黄金呢?这其中一定有问题!”另一个人说:“大概是跟我们开玩笑吧,不会是真的。”围观的人都认为商鞅的立约不可信,所以无一人去扛木杆。

  商鞅见状,便把赏金加大,说道:“如果有人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我就赏给他五十两黄金。”商鞅的话音未落,百姓又开始哗然。有人嚷道:“大人真会开玩笑,这么简单的事,哪会赏那么多黄金呢?”现在,人们反而更加怀疑了,谁也不敢去扛那根木杆。

  过了一会儿,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说:“我可以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只见那人蹲下一身一子,扛起木杆,迈开大步,向北门走去。围观的人们也尾随着他,想看个究竟。那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叫人拿了五十两黄金,一交一给了他。老百姓纷纷称赞商鞅是守信之人。这件事一下子传遍了咸阳的大街小巷。不久,连全国的人,基本也都知道了。商鞅以信折服了秦国百姓,他制定的新法颁布后,得到顺利推行。做事有人品,要在朋友圈树立自己助人为乐,言而有信的印象。这样对自己在职场上,行走会有许多方便。商鞅接着公布新法。立刻在全国推行起来。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内容均来源于网络,请自行鉴定真假

  2、如有侵权,违法,恶意广告,虚假欺骗行为等

  以上问题联系站长删除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