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份收益怎么算(万份收益计算器)
时间:2021-12-20 05:10:53 栏目:站长资讯念念
买理财产品, 大家习惯了看两样东西:期限、收益率。期限不用说, 自己的钱到底可以放多久自己搞明白, 收益率可就有学问了 - 很多朋友最近来问念念:“怎么一个收益率还有那么多花样儿?到底哪个是我能赚到的钱?“ 念念告诉你, 其实哪个都不能说是你一定能挣到的钱 - 打破刚兑、净值化的事儿听说了没?这些收益率, 都是“预期”, 但这个“预期”, 又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和逻辑,也免不了有些“小心机”, 念念希望你能搞明白, 做聪明理性的投资者。今天,念念再次请出老朋友木爷, 金融风险控制、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的资深金融专家, 来跟你聊聊“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该怎么看 - 有请木爷!
木爷
hi,大家好我是木爷!
很高兴再次来到投顾念念朋友圈和大家分享。话不多说,让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
买银行理财亏损的L博士又来找木爷了。上周,他“服下“木爷开的一剂“理财有风险”的药方后,痛定思痛,决心摆脱“投资小白”身份,开始积极学习理财知识(想知道木爷如何给他开药方的,请回顾:《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你准备好了吗?》)。没想到出师不利,第一步就遇到了问题。
L博士打开某银行理财APP,琳琅满目的产品和五花八门的收益率展示,简直“乱花渐欲迷人眼”,让他有点困惑。“七日年化收益率”、“万份收益”、“业绩比较基准”、“成立以来年化收益”……
L博士毕竟是金融学专业出身,大致明白这些收益率的基本含义和背后的计算逻辑。应该说,他比起“投资小白”已经算是高手了,但真要说起这些收益率数字间的差别,如何比较收益率高低,选择正确的产品,他也只是一知半解,于是想到来与木爷讨论。
(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展示方式)
相信很多投资者和L博士有一样的困惑,这么多种类的收益率看着似乎都能明白,但用在哪儿、怎么理解却很难说清楚。以前,买银行理财只要盯着“预期收益率“,产品到期能拿多少钱心里有数。但现在理财净值化改造,不再保本了,收益率该怎么看呢?而这些代表收益率的数字背后,又有什么套路呢?且听木爷一一道来。
01 七日年化收益率、万份收益
适用产品类型: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产品,代表产品为货币基金和银行类货基产品,以及部分个人养老保障产品。
含义:以货币基金为例,七日年化收益率代表产品过去7天所获的总收益进行年化计算之后得出的数据。
计算公式:七日年化收益率 = 货币基金过去七日总收益率 / 7 x 365。
万份收益代表每一万份货币基金份额每天产生多少收益,即基金持有人每天能够真实得到的收益。
计算公式:万份收益=每日收益x10000本金;
每日真实收益=买入资金/10000*每日公布的万份收益。
怎么理解:举个例子,货币基金A某天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65%年,小明持有10000元该基金,那么他在过去7天内一共赚了7元(10000 x 3.65%/365 x7);货币基金A某天的万份收益为1元,小明在那一天就赚了1元。相信你也看出来了,七日年化收益率强调的是过去7天的收益,并不是持有1年的固定收益,这个收益率其实每天都是变动的,今天七日年化收益率跟昨天的不一致,是经常发生的。万份收益更是如此,它代表的只是当天赚了多少收益,不代表每天都能赚这么多收益。
套路:一般年末、年中,或者基金公司想冲规模的时候,会出现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和万份收益突然上升。这里除了年末、年中资金面紧张导致整体利率升高的市场因素外,也存在部分货币基金卖掉债券兑现浮盈(摊余成本估值价格与市价之间的差价),来拉高短期七日年化和万份收益的情况。投资者这个时候多留个心眼,买入之前进入货币基金的详情页面,就可以看到更长周期的历史七日年化收益率(比如3个月或者半年),是不是“短期的突然拉高”就一目了然了。
02 近N年收益率、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
适用产品类型:主要用于市价法估值的净值型产品,代表产品为非货币公募基金(如股票基金、债券型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资管等。《资管新规》后,新发的银行理财均为净值型,都开始采用这种收益率展现方式。
含义:近N年收益是指该产品近N年以来的累计收益率,计算公式:近N年收益=(区间尾日复权单位净值-区间首日的上一个交易日复权单位净值)区间首日上一个交易日复权单位净值X100%。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是指将该产品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按照年化进行折算。计算公式: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成立以来的累计收益率 x 365 产品成立天数
怎么理解:此种收益率展示方式是最直观的,直接代表过去有N年或一段时间内持有该只产品能够获得的收益。比如小明在2019年1月1日,购买了10000元市值股票基金B,在2019年12月31日的时候,小明持有的股票基金B的市值涨到了12000元,且这一年股票基金B未发生分红,那么近1年的收益率为20%。
需要注意的是,20%的收益率只代表了该产品2019年的历史业绩,并不能代表未来。股票基金B在2020年的收益率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20%,发生亏损也是正常的,这一点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
简历求职意向怎么写(求职意向模板范文)每年都会有求职高峰期。阳春三月,金九银十,这几个月是大家公认的求职高峰期。在高峰期求职,我们如何凭一张简历获得面试机会呢?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总体概括求职简历要表达出求职意向,能力契合度。求职意向很容易理解,就是你想干啥。你这份简历是为什么
套路:此种展示方式虽然是最合规的,但也存在套路。特别是对于成立未满一年的产品,如果采用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可能发生收益放大作用。比如一只成立半年的产品,其累计收益率是5%,用“年化”放大后,就变成了10%/年。然而如果实际要达到10%/年,需保证未来半年也获得5%的收益,这是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所以,大家以后看到“年化收益”时,需要注意看下产品成立时间是否满1年,同时一定要在心里默念3遍:“过去收益不代表未来”。
03 业绩报酬计提基准
适用产品类型:多用于基金子公司和证券公司资管计划、私募基金等。
含义:代表如产品实现收益,管理人计提业绩报酬的年化收益起点。
怎么理解:该种收益展示多用于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类产品,当产品业绩做得好的时候,投资者会适当奖励管理人,将超过业绩报酬计提基准的部分按一定比例分配给管理人,调动管理人的积极性。比如某券商小集合,业绩报酬计提基准是5%,超额部分约定为管理人得60%,投资者分配40%。当产品最后业绩为6%时,投资者实际拿到的收益=5% (6%-5%)*40%=5.4%,管理人可以额外分得0.6%。
套路:业绩报酬计提基准也仅代表衡量超额收益的一个标准,并不代表该收益率一定能实现。有时候管理人为了产品更好卖,故意写一个明知不能达到的业绩报酬计提基准来吸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可能管理人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达到这个报酬计提基准。投资者需要结合达到业绩报酬计提基准的可能性来看待,避免被高业绩报酬计提基准忽悠。
04 业绩比较基准
适用产品:多用于银行理财、券商资管、信托产品、公募基金产品等。
含义:存在多种表现形式,如银行理财、券商资管、信托等类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了吸引投资者,一般采用具体数字,如5%/年,3%-5%/年;而公募基金产品,则一般采用可反映其投资策略的指数,如沪深300指数,20%沪深300指数 80%中债总财富指数等。
怎么理解:业绩比较基准是这些收益率里最玄乎的。当业绩比较基准为5%/年时,只是作为管理人管理该产品时所追求的及格线,但并不代表一定能达到。实际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该基准,甚至较差情况下还可能损失该产品的本金,产生亏损。当业绩比较基准为指数时,管理人能否跑赢业绩比较基准,通常是衡量基金业绩好坏的一个指标。
套路:在《资管新规》禁止使用预期收益率后,业绩比较基准被部分资管机构作为预期收益率的替代使用。但我们要明确的是现在“业绩比较基准”和过去的“预期收益率”之间的本质差别。过去的“预期收益率”带有隐形刚性兑付的特征,但是现在的“业绩比较基准”却彻底没有隐性刚兑的特征了,不代表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对于这些产品,我们只能通过产品的特征和投资范围去评估其大致的风险属性,这显然是需要一定专业能力的。因此,普通投资者应充分听取专业机构的意见,选择匹配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不要看到比较高的“业绩比较基准”就盲目购买。
05 预期年化收益率
适用产品类型:《资管新规》之前,多见于银行理财、信托产品、报价型券商大集合等资金池类理财产品,隐含着一定“刚兑”意味。《资管新规》之后,产品不得用预期年化收益率进行宣传,它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怎么理解:过去该类产品大概率都是按这个收益率兑付的,且投资期间该收益率没有波动,非常稳定。比如某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3.5%,那投资者持有1年的收益率就是3.5%,并且每天都有正收益。但《资管新规》打破了“刚兑”,也要求不得在宣传时使用预期年化收益率。
套路:一些信托、固定收益类私募类产品继续违规使用预期年化收益率宣传,一旦项目底层资产出现问题,管理人“刚兑”能力不足,甚至出现管理人跑路,投资者很可能血本无归。因此,选择以预期年化收益率展示的产品,投资者应避开私募基金等实力较弱的管理人机构。
种种收益率总结下来,大家可能也发现了,除了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预期收益率”,每种类型的收益率表述都不代表一个确定的结果。说白了,只要是理财,就有不确定性,也就是风险。
因此,木爷又要老生常谈,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产品所代表的风险等级,理性判断、谨慎购买,方能避开收益率“陷阱”。
以上就是来自木爷的分享,大家喜欢的话,为他点个“在看”吧!如果你觉得意犹未尽,还可以木爷的公众号: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相关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