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目录: 200 个;
  • 标签: 10638 个;
  • 资讯: 13827 篇;(待审:221 篇);
  • 网站: 12813 个 (待审:4529个);
  • 评论: 8 个 (待审:1 个) ;
  • 今日审核: 0 个 (待审:1 个) ;

无基础的人如何编曲(无基础的人如何写词)

时间:2021-12-05 05:10:54 栏目:站长资讯

无基础的人如何编曲(无基础的人如何写词)

高能预警在最后一部分,总结了流行歌曲的许多共同点,值得拥有!

无基础的人如何编曲(无基础的人如何写词)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一首歌是怎么被制作出来的。

像一条流水线,初期的写词写旋律是最表象,最主观,最感性,最个性化的;中期的编曲,往往有很多套路可言,介于主观与客观之间;后期的录音和混音,就更加客观,理性,自由发挥的余地就更少了;一般来说,商业化成品还会有母带这样最后一步。

还有很多人问到作曲和编曲有什么区别,狭义上来讲,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作曲的对象是旋律,而编曲的对象是所有乐器。一首歌中,往往有不止一个乐器在演奏各不相同的内容,这些都是编曲来把控的。所以,作曲可以理解为写歌,而编曲,可以理解为——做伴奏...

言归正传,我们聊一聊写歌。

虽然这个词有点过时了,但拿出来形容写歌还是最好不过的,那就是——

。。

。。。

。。。。

。。。。。

。。。。。。

。。。。。。。

套路。

嗯,你们都猜到了吧。

无基础的人如何编曲(无基础的人如何写词)

写歌分为两种方式,一种先有和弦再有旋律,一种先有旋律再配和弦。

对于有一定音乐基础的朋友,我很建议用前者。因为后者,先有旋律,基本是两个极端,第一,这个旋律很难配出相应的和弦,就会感觉到歌很别扭,很奇怪;第二,非常口水。

当然有音乐基础的朋友应该知道和弦是什么,嗯。

很多人会说,我和弦只会十几个,看到好多谱子中的和弦都不认识,真的能写歌么?

完全ok,掌握六个基本和弦,剩下的和弦都可以看作是“演化”而来的。

C Dm Em F G Am,分别称为C调的1 2m 3m 4 5 6m,分别简写为数字1-6。比如C-Am-F-G这样的和弦进行,就可以写作1645。

如果在吉他上,你会G调指法。那么G Am Bm C D Em,同样分别对应G调的1 2m 3m 4 5 6m。

恭喜你,配合变调夹,你可以弹任意一个调子的伴奏了~

初学写歌,给大家推荐一个最常用的结构,一些最常用的和弦套路,配合一些写歌的小技巧,应该就够了吧~

一.常用的写歌结构

这是一首流行歌曲最常见的结构:

前奏4小节

商业成品的前奏往往比较“有创意”,然而业余写歌往往可以等副歌写好之后再把副歌的和弦套在前奏之中,稍改动一些旋律,便成了前奏。

主歌A 4小节*2遍

一般选用比较稳定的和弦进行,比如卡农(15364145),比如1645。当然如果选择卡农这种8个和弦的循环,往往一小节就包含了两个和弦。

Pre-Chorus 4小节 (很可能没有)

这一部分一般起到主歌过度向副歌的作用,和弦进行的变化比较丰富,比如6341,6345,甚至45362255或45362511都可以作为这部分的进行

副歌A 4小节*2

一首歌的最关键部分,抒情歌最常用的就是卡农以及45362511

间奏 4小节

同前奏一样,一般会有些创意,不过简单来说,套用一个之前用过的和弦进行是个不错的选择

主歌B 4小节

很多歌在这个地方会减少一遍循环,变成一遍4小节

Pre-Chorus 4 小节(很可能没有)

副歌B 4小节*2

Bridge 4小节

这一部分是华彩段落,说白了就是非常炫酷的段落。一般伴随着转调、离调等手法,或者电吉他、弦乐的solo。对于我们写歌来说,这部分可有可无,不过可以考虑变换一段和弦进行,作为一段华彩。

副歌C 4小节*2

尾奏 4小节

一般是重复前奏,首尾呼应

二、和弦

写歌的时候,和弦需要不断地循环。

确定了结构之后,便可以填入和弦进行了。

下面我们结合着一首非常经典的歌来谈一谈,《我的歌声里》好了:

前奏:重复副歌的旋律,和弦可以看做是45164511

主歌:可以看做是15634125,卡农一种变体,重复两遍

副歌:45164511 两遍

直接进入主歌B:15634125 *2

Bridge:一段离调的进行,b7-4,可以算作华彩部分,可以理解一下这个意思,这种和弦进行的写法可能暂时模仿不来

副歌:45164511 升调后*2

尾奏:用了一串离调的进行作为结尾,这是流行歌曲惯用的手段

其实看上去,我的歌声里就是卡农在主歌的循环,以及45364511这个进行在副歌的循环,写歌其实就是这样的思路。

所以,卡农和45362511这两个和弦进行是万能的,甚至可以通篇重复。不过,除此之外,我还会介绍几个比较好听的套路:

无形资产包括哪些(会计中的无形资产包括哪些) 写一本能当小说阅读的注会会计 二、无形资产的内容无形资产一般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我们简单来讲解一下:(一)专利权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所享有的

主歌:1-4-2-51-4-5-11-3-4-51-6-2-5

Prechorus:6-3-4-16-3-4-54-1-2-5

副歌:6-4-1-56-4-5-16-3-4-14-3-2-1

当然,如上说的是最简单的流行音乐。对于很多摇滚乐、民谣,通篇大多使用同一个和弦进行循环,比如,《我的天空》就是6415的循环,这当然也是一种构造的模式。

三、演奏技巧

确定了结构,确定了和弦,就可以在乐器上弹奏了。

对于初学者来说,钢琴可以弹奏柱式和弦,比如1645可以弹作:

无基础的人如何编曲(无基础的人如何写词)

15634145(卡农)可以弹作:

无基础的人如何编曲(无基础的人如何写词)

而对于吉他来说,分解和弦可以弹53231323这个万能节奏:

无基础的人如何编曲(无基础的人如何写词)

卡农的话可以快一些,弹53(21)3

无基础的人如何编曲(无基础的人如何写词)

对于扫弦,则是有一种万能扫弦节奏

无基础的人如何编曲(无基础的人如何写词)

四、填入旋律

有了和弦,有了节奏,就可以随便弹弹了。不断循环一些和弦进行,跟着弹出来的东西哼,我能保证,出来的东西至少是能听的,至少是有音乐性的。因为旋律的背后是和弦,和弦是框架,当框架正常的时候,表象的东西就会稳固一些。

当然,填旋律的时候会有很多技巧,比如,这些特点是绝大多数流行歌曲都共有的。

1. 重复与模仿

很简单,对前一句的节奏或旋律进行模仿,甚至完全重复。几乎所有的流行歌曲都能看到这种套路,并且经常用在副歌前两句,比如

《可惜不是你》副歌:

无基础的人如何编曲(无基础的人如何写词)

两句话节奏完全一样,高音sol和mi也完全一样,只是第一个音由la降为sol,最后一个音由re降为了do。

再比如,《老男孩》

无基础的人如何编曲(无基础的人如何写词)

副歌前两句,节奏完全重复,旋律基本一致。

《晴天》,周董非常喜欢用完全的、大段的重复,这样可以看做,仅仅和弦在变化,旋律并不变化。

无基础的人如何编曲(无基础的人如何写词)

前三句旋律完全一致。

又如《我要夏天》,主歌前两句,和副歌前两句都分别一致。

所以,当你想到一句好听的旋律,并把它作为第一句话时,可以考虑重复这一句话,或者升高/降低其中几个音,往往就会形成这首歌特有的“记忆点”。

2. 旋律错拍

一般来说,最初写歌都会遇到旋律节奏太稳定、太平的苦恼。这样的话,伴奏的本来就比较稳定,如果旋律的节奏也一样稳定,就会给人一种...念经的感觉。

解决办法呢,比如,还是《可惜不是你》:

无基础的人如何编曲(无基础的人如何写词)

“可惜”二字在正拍子上,可“不是你”三字就出现了节奏的变化,“你”字出现在反拍子上,节奏就显得比较散,更有现代感一些。

再比如《晴天》“那一天”三字,是明显的切分音,“一”字出现在反拍子上,顿挫感很明显。

无基础的人如何编曲(无基础的人如何写词)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写的旋律太“平”的时候,可以考虑变化几个字的节奏,出现一些反拍子、切分音等,会增加很多生机。

3. 旋律先行

和上面一点是同样道理,如果和伴奏同时进,难免有一些过于稳定。所以很多歌在副歌和弦第一小节还没开始的时候,旋律便已经开始了。这种例子太多了,比如:

《可惜没如果》

无基础的人如何编曲(无基础的人如何写词)

“全都怪我”四个字唱完后再开始副歌的第一个和弦。同样,后面的每句话都是有若干个“先现音”出现,之后再进入和弦。

同样这首歌也有模仿和重复的痕迹,比如“不该沉默时”和“该勇敢时软”是明显的重复/模仿。

很多歌中,先现音往往形成了上行的音阶,比如《遇见》:

无基础的人如何编曲(无基础的人如何写词)

“我遇见谁”是明显的上行音阶,后面“我等的人”也是一样。

所以,当你写出一段旋律却发现有些突兀时,可以考虑用一串上行音阶来引入

4. 高音

副歌部分,好听的歌往往都伴随着高音的引入,比如《可惜不是你》中“惜”字的假声,而往往这种高音是一带而过的。如果一直高音就难免让人听觉疲劳,所以高音过后,低音区休息片刻再推上高音,效果会更好。

举几个例子,随便找就好。比如《我愿意》:

无基础的人如何编曲(无基础的人如何写词)

前面两句低音区,重复与模仿。第三句高音出现,并且直接升八度的跨越,这儿就是“记忆点”,就是“高潮”,后面“就算多”又是一种重复,并且再一次推动一个高潮。

写歌很“平”,另一个很可能的原因就是没有突然“拔上去”的高音,试着更改几个觉得平庸无力的音,将他们升高到你的高音区,就会舒服很多。

5. 记忆点的构造

刚刚已经说了好多次“记忆点”这个词...其实这个词是很玄乎的,它往往是一首歌中,你提起这首歌,最先想到的部分。比如刚说的《遇见》,记忆点可以是“听见 冬天 的离开”这个旋律,所以,整首歌在前奏、主歌、间奏不断换着花样地重复着这个旋律,只为了——洗脑。

记忆点可以是任何东西,小到一句歌词(说到这儿就想起了辛晓琪《味道》里的“白色袜子”,和林忆莲《至少还有你》中的“你掌心的痣”这种),一件乐器(像《七里香》前奏的风铃和西塔琴(存疑?)),再到一段旋律,甚至大到一段编曲,都可能记忆点。对这些记忆点进行不枯燥的重复,就是对记忆点的深化。

总的来说,写歌需要先确定大致的歌曲结构,并填入一些合理的和弦进行,之后根据和弦弹出简单的伴奏哼出粗略的旋律,最后用一些技巧改善旋律,基本上就可以达到流行歌曲的要求了。

最后,我想说,以上很多都是我总结出来的方法论,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建议不断尝试,根据以上的思路,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种套路。~~~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